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清远市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6799号
2024-12-28
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之上,岭南地区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而连州,这座位于广东省西北部的县级市,恰似明珠中隐匿的珍宝,静静绽放着属于自己的光芒。它地处小北江上游,东南与阳山县相邻,西南牵手连南瑶族自治县,西北和湖南江华、蓝山县相接,北靠湖南临武县,东北则与湖南宜章县相望,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粤、湘、桂三省(区)的交汇枢纽。
连州历史源远流长,西汉初年便已立县,古称桂阳县,岁月悠悠,历经无数朝代更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山水相依,自然风光旖旎,既有雄奇险峻的山峦,又有碧波荡漾的湖泊;既有神秘幽深的溶洞,又有气势磅礴的瀑布。每一寸土地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每一处景致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它的美丽与神秘。
连州地下河,宛如大自然精心雕琢的地下宫殿,隐匿于连州市东北 26 公里处的东陂镇大洞村。它是中国 5A 级旅游景区,也是亚热带喀斯特地貌溶洞暗河景观的杰出代表。踏入这片神秘之地,仿佛穿越时空隧道,进入了一个由大自然鬼斧神工铸就的奇幻世界。
整个溶洞分为三层,犹如一座立体的迷宫,穿越四座山头,气势恢宏。洞内四季气温恒定在 18℃左右,冬暖夏凉,无论何时前来,都能感受到那份宜人的惬意。第一层是地下河流,乘坐小船缓缓前行,仿佛进入了一条时光长河。河水清澈见底,蜿蜒曲折十八弯,流经 “龙门峡”“莲花峡”“香蕉峡” 三个美丽的峡谷,全长 1500 米。河道宽窄不一,最宽处达 10 米,宛如一片开阔的湖面;最窄处仅 1.6 米,小船擦身而过,惊险刺激。水深在 1 - 7 米之间,波光粼粼,倒映着两岸千奇百怪的石钟乳、石柱、石花等,如梦如幻。沿途可见 “飞象过河”,那栩栩如生的石象仿佛正欲跨越河流;“小鸟啄虫”,灵动的小鸟与小虫形态逼真,趣味盎然;还有 “地下龙宫”,各种钟乳石造型宛如海底宫殿般华丽壮观,让人目不暇接。
而溶洞的第二、三层为陆地层,这里又是另一番神奇景象。厅堂高大宽阔,岩壁坚固雄伟,漫步其间,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佛光普照” 景点,在特定的光线照耀下,光芒四射,宛如佛光降临;“东陂马蹄”,石笋形似马蹄,惟妙惟肖;“关公神像” 庄严肃穆,令人心生敬畏。这些景观不仅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现代散文大家秦牧曾游览此地,有感而发写下《神秘瑰丽的地下河》,赞叹这洞河仙境的奇妙。连州地下河,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秘,成为连州之旅不容错过的一站。
与连州地下河的神秘深邃不同,湟川三峡展现的是大自然的雄浑壮阔。它位于连州市区南面,是珠江流域北江水系的主要支流,起源于星子红岩山,流经连州、阳山、英德,在连江口汇入北江。这里全长 20 多公里,由羊跳峡、楞伽峡、仙女峡三道雄峡峙立,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水画卷。
羊跳峡,连江各峡中最短最窄的一个峡,长不足一公里,岸宽仅 30 余米,传说山羊可一跃而过,故而得名。峡谷内江水幽深,呈墨绿色,平静的水面如镜,倒映着两岸怪石嶙峋的崖壁,仿佛水下藏着另一个神秘世界。船只缓缓驶过,抬头仰望,屋檐似的峡壁上,垂吊着形态万千的石钟乳,仿佛随时可能掉落,让人胆战心惊。而当瀑布飞泻而下,声如奔雷,水花四溅,珠玑四射,整个峡谷瞬间水雾弥漫,宛如仙境,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与心灵震撼。
楞伽峡,以奇伟峻峭著称。峡山上有一块酷似贞女的巨石,相传秦时有几位仙女游峡,在此遇风雨,一女化为石头,故此峡又名 “贞女峡”。两岸山高峡深,怪石嶙峋,河水在峡谷中湍急流淌,轰然若雷。唐代文豪韩愈被贬阳山县令时,游历至此,写下《贞女峡》一诗:“江盘峡束春喘豪,雷风战斗鱼龙逃。悬流轰轰射水府,一泻千里翻云涛。” 诗中的豪迈气势,正是楞伽峡的真实写照。
仙女峡,河道险窄,湾急水深,两岸崖壁奇异。传说天上七仙女见湟川三峡景色绝美,相约下凡游玩,却遭怪风卷走六仙女,最小的仙女在江边哭泣,其泪水化作了仙女峡的江水。此处有一处如刀切般平的崖壁,壁中忽吐一大石,形似龙头,石中吐出瀑布,悬空直泻落河,终年不断,龙泉峡因而得名。当河风轻拂,水花散为雨雾,在斜阳的照射下,雾中的崖壁五彩缤纷,忽浓忽淡,变幻无穷,恰似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
乘坐游船穿行于湟川三峡之间,两岸的层峦叠翠与瀑布飞流构成了一幅赏心悦目的自然画卷。清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让人忘却尘世的喧嚣,沉醉在这大自然的怀抱之中。清朝知州林华皖曾赞叹:“连峡之珠,瑰异卓绝,历相九州名胜,罕有伦比,惟有巫山巫峡可与同观。” 湟川三峡,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连州自然景观的璀璨明珠。
燕喜文化园,宛如一颗镶嵌在连州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承载着千年的文化记忆。它位于连州城东北的燕喜山上,在古代,从燕喜山前直至北湖洞一带,曾是一片宽阔美丽的湖泊,名为海阳湖。唐朝广德年间,道州刺史、文学家元结游览连州,在海阳湖畔辟建湖光亭,开启了连州亭台建造的先河。贞元年间,吏部员外郎谪连州司户参军王仲舒与僧人好友在燕喜山一带修建多处亭台。贞元二十年,唐宋八大家之首的中唐文学家韩愈谪任阳山令,访游连州,应王仲舒之邀,为其中一亭作记。他以《诗经》中 “鲁侯燕喜者,颂也” 之意,取名为燕喜亭,并写下传世名作《燕喜亭记》,从此燕喜之名传四方,燕喜文化源流由此开启。
元和十年,中唐杰出的政治家、哲学家、散文家、诗人刘禹锡贬任连州刺史。他在连州振兴教育,培育出连州第一个进士刘景,刘景次子刘瞻后来又中进士,官至唐朝宰相。刘禹锡在连州四年半,在燕喜山修筑了吏隐亭、切云亭、玄览亭等诸多亭台,并留下《吏隐亭述》《海阳十咏》等九十余篇诗文,极大地推进了燕喜文化的发展,为连州的崛起立下不朽功勋。
燕喜亭,作为燕喜文化园的核心景点,始建于唐代贞元年间,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亭中矗立着韩愈所写的《燕喜亭记》碑,龙檐次翅角,雕梁画柱,与周围的碧树峭岩相映成趣,构成如诗如画的美景。千百年来,众多文人墨客慕名而来,唐代的元结、刘禹锡、孟郊,宋代的周敦颐,南宋的张浚等都曾在此留下石刻诗文及题字,使其声名远扬。
燕喜牌坊竖立在燕喜亭北侧约二十米处,它原是燕喜书院的大门,创办于清朝光绪年间的燕喜书院,是燕喜中小学校的前身,后并入连州中学。牌坊中门顶上绘有原燕喜中小学校校徽,由书画家杨芝泉设计,为平顶三角形,上部画有巾峰山轮廓,下部有通心美术字 “燕喜” 二字,左右分别有 “戈飞”“鹏搏” 字样,中门两侧对联 “吏部文章高北斗,连州水石冠南陬”,尽显其文化韵味与历史底蕴。
燕喜山摩崖石刻更是燕喜文化园的一大瑰宝,历史跨度长达千年。这里林木苍郁,怪石飞泉,摩崖石刻随处可见。北宋熙宁元年,文学家周濂溪任广东提刑时,在石壁上题刻 “廉泉之源” 四字,倡导官廉清正,古时是官员到连州上任的必访之处。然而,历经风雨侵蚀、寄生物缠绕及其他破坏,如今部分石刻字迹难以辨认,现存的 80 多处石刻也逐渐风化模糊,亟待保护。
连州的古村落,犹如一部部鲜活的史书,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卿罡古村,始建于宋末元初,距今已有 700 多年历史。它三面环山,前临良田千顷,所有建筑依照北斗星布局排列,村子有 4 座门楼,分别对应 “天枢”“天璇”“天机”“天权” 四星的位置,村西逶迤绵长的三座山岗,则是 “天罡”,东门楼上 “紫气” 牌匾高悬,穿过门洞,仿佛穿越千年时光。卿罡村以黄、唐两姓为主,唐氏宗祠尤为引人注目。它始建于清乾隆年间,道光二十四年重修,坐西向东,三进二井带两廊,总体布局完整,具鲜明岭南艺术风格。祠堂大门镇有一对大青石狮子,庄严肃穆。走进宗祠,三大殿为抬梁式结构,两厢回廊雕刻着精致花鸟图案,尽显明清建筑风采。前厅有照壁、中门,中厅为议事厅,“金马世家” 金匾高悬,彰显唐氏先祖荣耀。后厅为享殿,供奉着唐元、唐静、唐炎等后世诸祖牌位,承载着唐氏家族的荣耀与传承。如今,村民们在祠堂周围闲坐聊天、下棋娱乐,生活悠然惬意,让人体味到古村的宁静与祥和。
元璧村,位于龙坪镇西部,是连州通往湖南临武古驿道上的重要村落,始建于宋末。村民主要有李、张二姓,李姓族人均为北宋重臣李廷珙后裔。2014 年,元璧村被认定为中国传统村落,村内保留着众多历史建筑。明、清时期重建的古民居有 18 幢,均保存完好,如丁字巷老宅,始建于清代,青砖瓦屋,飞檐高翘,檐画灰雕,室内天井两旁是厢房,通道呈 “丁” 字形,寄托着先民人丁兴旺的祈愿。李氏宗祠始建于明代,重修于清代,占地面积约 270 平方米,正厅悬木质 “刑部尚书” 匾,祠前空坪立青石旗杆座,镌刻着 “大宋刑部尚书李廷珙立” 字样,彰显家族昔日辉煌。此外,还有始建于清末、重修于民国的炮楼,4 层,高 10 多米,宽厚灰砂夯土墙布满枪眼,兼具居住与防御功能,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漫步在元璧村,古老而深幽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不禁感叹岁月的静好与历史的厚重。
巾峰山,这座连州的 “市肺”,宛如一座绿色的宝库,静静矗立在连州市区东部。它海拔约 455 米,相对高度约 350 米,山形恰似古代男子头上的纱巾,优雅而独特,故而得名。这里植被繁茂,万木葱茏,山花烂漫,四季如画。春季,漫山遍野的花朵竞相绽放,五彩斑斓,仿佛一幅绚丽的织锦;夏季,山间凉风习习,是避暑的绝佳去处,茂密的枝叶为人们遮挡炎炎烈日;秋季,枫叶如火,将山峦装点得格外迷人,红枫与绿树相互映衬,构成一幅醉人的秋景图;冬季,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又别有一番韵味。
巾峰山不仅自然风光旖旎,更是一座天然的氧吧,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每一次呼吸都仿佛在净化身心。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山间,登上巾峰山健身的人们络绎不绝,他们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也尽情沐浴着大自然的恩赐。站在山顶,俯瞰连州城,高楼大厦、湟川河畔、街道小巷尽收眼底,城市的繁华与山水的灵秀完美融合,让人不禁感叹连州的独特魅力。这里也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云雾缭绕时,拍上几张照片,宛如仙境;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城市的灯光与星空交相辉映,更是美不胜收。
与巾峰山遥相呼应的福山,位于连州市中部保安镇,距连州市区 15 公里,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第四十九福地。它宛如一位隐居的高士,散发着神秘而宁静的气息。福山又名静福山、抱福山、静禅山,始建于南北朝梁中大通三年(公元 531 年),初名廖仙观,后改称清虚观,又名福山寺。这里曾历经抗战和文革的磨难,多处损毁,好在 1985 年得以重修,让这座古老的道观重焕生机。
福山 “三峰尖秀,高一百三十丈,峰峦环抱,松桧葱郁”,三面环山,仿若被大自然温柔环抱。山中古树参天,八、九百年树龄的甜椎、苦椎树就有 30 多棵,其中还隐匿着全国最大的红椎树,这些古老的树木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变迁。山内八景更是闻名遐迩:天衢毓秀、福字回澜、涧井交流、文峰并峙、平池印月、泉源伏虎、仙人金掌、珠树夜光,每一景都蕴含着独特的韵味与传说。
福字井无疑是福山最具特色的景观之一,井台由一块凿有草书 “福” 字水渠的大石构成,清澈的泉水从 “福” 字的第一点涌出,顺着笔划潺潺流动,在 “田” 字的中间流走,再从龙嘴喷出,宛如一场灵动的水之舞。传说饮了福字井的福水,一生都将被福气萦绕,故而游客们到此,都免不了要饮上一口,祈愿平安顺遂。此外,山中还有诸多奇形怪树,石中树于石缝间顽强挺立,树中树演绎着生命的传承与呵护,九龙树的树根仿若九条守护巨龙,鸳鸯树则展示着大自然神奇的嫁接术,阴元树更是天公的奇妙造化,这些树木为福山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每年重阳节,保安镇还会举办盛大的 “抬大神” 民间活动,人们抬着当地最有名望的人沿街巡行,寓意驱邪迎吉,热闹非凡,也让福山更添民俗风情。平日里,福山则清幽宁静,是人们远离尘嚣、放松心灵的好去处,漫步其间,听鸟叫蝉鸣,赏花草树木,感受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仿若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
潭岭天湖,宛如一颗遗落在人间的湛蓝宝石,镶嵌在连州市星子镇境内的浮山之中。它海拔 634 米,是广东省海拔最高的湖泊,有 “岭南天池” 的美誉。这里四季景色各异,春日,湖畔的梨花如雪般绽放,与澄澈的湖水相互映衬,宛如一幅素雅的水墨画;盛夏,最高气温不过 26℃,清风拂面,凉爽宜人,是避暑的绝佳去处;金秋,天高气爽,湖光山色美不胜收,周边的山林被染上斑斓色彩,仿若一幅绚丽的油画;冬日,这里又摇身一变成为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雪花纷纷扬扬飘落,给大地披上一层洁白的外衣,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赏雪、拍照。
天湖水域面积达 12 平方公里,湖面广阔无垠,湖水清澈透明,如同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树,如梦如幻。湖中岛屿星罗棋布,岛上怪石嶙峋,有的似仙人指路,有的如骏马奔腾,形态各异,趣味十足。环湖 34 公里的公路蜿蜒曲折,仿佛一条丝带缠绕在山间,沿途风景如画,让人心旷神怡。湖边的原始森林里,古树参天,华南虎、黑熊、水鹿、红面猴等珍稀动物穿梭其间,为这片天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生机。清晨,登上湖边的天堂岭,站在留春亭中,俯瞰整个天湖,晨雾弥漫,如梦如幻,随着太阳升起,金色的光芒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美不胜收;傍晚,夕阳西下,余晖将天空染成橙红色,倒映在湖中,水天相接,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湖,仿若人间仙境。
在连州的市区,城西滨江公园与大云洲公园宛如两颗绿色的明珠,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休闲放松的好去处。城西滨江公园,依江而建,规划用地面积约 59463 平方米,绿地率高达 65%。园内绿树成荫,繁花似锦,超万平方米的人工湖波光粼粼,清澈的湖水倒映着岸边的绿树与亭台楼阁,美不胜收。沿着蜿蜒的环湖道路漫步,微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让人忘却尘世的烦恼。这里还设有青少年科普区、太空梭、水上滑梯、儿童乐园等游乐设施,以及志愿者服务站和旅游驿站,无论是亲子游玩,还是游客休憩,都能在此找到乐趣。
大云洲公园则是集休闲健身于一体的绿化公园,总面积 5.75 万平方米。公园内绿植葱郁,景色秀丽,休闲广场宽敞开阔,跑道平坦整洁,是市民散步健身的热门选择。清晨,老人们在此打太极、练气功,一招一式尽显悠然;傍晚,年轻人结伴而来,或跑步锻炼,或漫步聊天,享受着闲暇时光。尤其是在春夏之交,园内繁花盛开,五彩斑斓,花香四溢,吸引着众多市民前来赏花、拍照,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慧光塔,宛如一位穿越千年时光的智者,静静矗立在连州市慧光路南端的慧光公园内。它始建于南北朝宋泰始四年(公元 468 年),是我国现存较早的古塔之一,也是广东省历史名城连州市的标志性文物建筑,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研究岭南佛教建筑和佛教传播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这座塔高九层十七级 50.13 米,其中塔刹高 7.78 米,外墙呈土红色,平面呈六角形,内部为斗拱形结构,塔腔为壁内折上式。塔身空心,设有梯道可供攀登,每层均有回廊环绕,凭栏远眺,连州古城的美景尽收眼底。每层还用砖砌出角柱、椽枋、斗拱、平座和檐面,层层向上递减,呈直线收缩,造型美观大方。其中,第一层斗拱用人字形鸳鸯交手拱承托平坐,这种独特的建筑构造在广东极为罕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慧光塔还有着 “东方斜塔” 的美誉,其塔身向西倾斜了 1.07 米。这是由于塔基建在一座小石山的山尖上,历经千年风吹雨打和地壳运动,塔基发生了微小的变化,东高西低,从而造就了这一独特景观。1985 年,国家文物局拨款对慧光塔进行维修,加固了塔基,使其倾斜不再继续发展,同时在每层的回廊上增加了栏杆,确保游客的安全,让普通游客也能登上塔顶,感受历史的韵味。站在塔顶,眺望远方,连州古城的风貌一览无余,高楼大厦、湟川河畔、青山绿水交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令人心生感慨。
古华寺,隐匿于连州市大路边镇小里水村东面的山骊,原名崩岗岩寺,也曾称为观音寺,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它宛如一位遗世独立的隐者,在岁月的长河中历经沧桑,虽曾一度荒废,但在 2001 年,由老比丘尼释坚伟师父负责筹资重新修建,得以重焕生机。
如今的古华寺,建筑群依山而建,大雄宝殿宏伟壮观,气势恢宏,弥勒殿、钟楼、客堂黄墙绿瓦,相映成趣。寺内还建有韦驮殿、寮房以及佛像等设施,住持释戒勤师父在此弘扬佛法,古华寺已成为连州周边佛教信众朝拜的圣地。这里环境清幽宁静,四周枝繁叶茂,漫步其间,只闻梵音袅袅,木鱼声声,让人的心灵瞬间得到宁静与慰藉。每逢佛诞等节日,信众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寺庙里香火鼎盛,诵经声此起彼伏,呈现出一派祥和的景象。古华寺不仅是宗教信仰的寄托之所,更是人们寻求心灵宁静、远离尘世喧嚣的净土,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感受那份宁静与虔诚。
连州的美,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类历史文化的完美交融。这里既有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奇观,又有承载着千年记忆的人文古韵;既能让你在登高揽胜中感受山川的壮阔,又能在休闲胜地中放松身心,享受宁静与惬意;还有那宗教圣地,散发着神秘的气息,给予心灵慰藉。连州,就像一本厚重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等待着你前来翻阅;又似一幅绚丽的画卷,每一笔都勾勒出独特的景致,盼望着你亲自品鉴。无论你是追求刺激的探险家,还是钟情历史的文化爱好者,亦或是渴望逃离喧嚣、寻觅宁静的都市人,连州都能满足你的期待,为你留下一段难忘的回忆。快来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开启属于你的连州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