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清远市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6799号
2024-12-27
在中国,若论对鸡的热爱,广东人若是称第二,恐怕没人敢称第一。有道是 “无鸡不成宴”,鸡在广东人的餐桌上占据着无可撼动的地位,无论是逢年过节、家有喜事,还是日常三餐,鸡都是必不可少的佳肴。从街头小吃到高档酒楼,从家常便饭到盛宴大餐,随处可见鸡的各种 “身影”。白切鸡、盐焗鸡、烧鸡、豉油鸡、猪肚鸡…… 各式各样以鸡为主角的菜品,广东人总能变着花样做出来,且每一道都能让人吃得津津有味,一只鸡在广东能吃出千种风情,广东人对鸡的烹饪技术可谓达到了极致,对鸡的每个部位都能物尽其用,将其化作舌尖上的绝美享受。
而在众多鸡品种中,清远鸡更是广东人心中的 “白月光”,堪称鸡中翘楚。它频繁亮相于广东人的餐桌,是家庭聚餐、宴请宾客时的 “常客”,以其独特的风味,征服了一代又一代广东人的味蕾。清远鸡究竟有何魅力,能在美食林立的广东独树一帜?让我们一同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清远,这座位于广东省中部、北江中下游的城市,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它处于珠三角和粤北山区的过渡地带,山清水秀,自然资源丰富,是大自然馈赠的宜居之地。
清远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的阳山、连州、连南、连山属中亚热带,南部的清城、清新南部地区、佛冈、英德属南亚热带。一年内夏天最长,春、秋、冬季较短,南北差异明显。年平均气温在 18.9℃ - 22℃之间,雨水资源丰富,平均年降水量在 1631.4 毫米 - 2149.3 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日降水量≥0.1 毫米日数)为 160 - 173 天。这样的气候条件,为清远鸡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温暖湿润的气候,使得清远的植被繁茂,山林间、田野里,各种青草、野菜、昆虫随处可见,为清远鸡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天然食物来源。清远鸡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由觅食,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摄取了丰富的营养,肉质也因此更加鲜美、紧实。
此外,清远的地形多样,有山地、丘陵、平原、河网等,这种复杂的地形地貌为清远鸡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它们可以在山林间穿梭奔跑,锻炼出强健的体魄;也可以在河溪边饮水嬉戏,保持身体的清爽洁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了独具风味的清远鸡,让它从众多鸡种中脱颖而出。
清远鸡,又称清远麻鸡,有着极具辨识度的外貌特征,被人们形象地概括为 “三黄二细一麻”。所谓 “三黄”,即脚黄、嘴黄、皮黄,这鲜明的黄色,如同被阳光亲吻过一般,闪耀着诱人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它的优良品质;“二细” 指头细、骨细,头细显得精致灵巧,骨细则让鸡肉在烹饪后更加鲜嫩多汁,轻轻一咬,骨头与肉便能轻松分离;“一麻” 指的是毛色麻黄,母鸡背羽面点缀着无数芝麻样斑点,恰似夜空中闪烁的繁星,公鸡的羽毛则色泽鲜艳,红亮夺目,威风凛凛。
清远鸡体型小巧玲珑,母鸡身体呈楔形,前躯紧凑,后躯圆大,行动起来轻盈敏捷;公鸡体格结实,结构匀称性好,昂首阔步间尽显雄姿。幼雏出壳雏鸡背部绒羽为灰棕色,两侧各有一条约 4 毫米宽的白色绒羽带,直至第一次换羽后才消失,这独特的标志仿佛是大自然赋予它们的 “胎记”,让人一眼便能认出。这些独特的外貌特征,不仅是清远鸡的 “身份证”,更是其优良基因的外在体现,为它赢得了无数食客的青睐。
清远鸡的养殖模式以散养为主,这也是它肉质紧实、风味浓郁的关键所在。在清远的广大乡村,随处可见一片片开阔的山林、草地,这些便是清远鸡的天然养殖场。鸡农们遵循着传统的养殖方法,让清远鸡在自然环境中自由生长。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清远鸡便从鸡舍中鱼贯而出,开启一天的觅食之旅。它们穿梭在山林间,用敏锐的眼睛和尖尖的嘴巴寻找着草丛中的虫子、蚯蚓,以及掉落的野果、谷物。这些天然的食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让清远鸡吃得营养又健康。午后,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清远鸡或在树荫下悠闲地踱步,或三五成群地嬉戏玩耍,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傍晚时分,玩累了的清远鸡回到鸡舍,鸡农们会适时地为它们补充一些谷物饲料,确保它们摄入充足的能量。
这种散养模式,让清远鸡每天都有充足的运动量,肌肉得到了充分锻炼,脂肪含量适中,肉质更加紧实有嚼劲。与那些圈养在狭小空间、吃着单一饲料的普通养殖鸡相比,清远鸡的 “野” 味十足,口感更加鲜美,每一口都仿佛带着大自然的清新气息,让人回味无穷。
清远鸡不仅肉质鲜美,更是营养丰富的 “宝藏鸡”。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益处多多。
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修复组织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清远鸡的蛋白质含量高,且氨基酸组成接近人体需要,极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能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增强肌肉力量。其所含的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 A、维生素 B 族、维生素 E 等,在维护视力、促进新陈代谢、抗氧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维生素 A 有助于保护眼睛健康,预防夜盲症;维生素 B 族参与身体的能量代谢,让人保持活力;维生素 E 具有抗氧化功效,能延缓细胞衰老,美容养颜。
矿物质方面,清远鸡富含钙、铁、锌、硒等微量元素。钙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成年人的骨骼健康维护以及老年人预防骨质疏松都不可或缺;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能预防缺铁性贫血,让人面色红润;锌对于增强免疫力、促进智力发育有着关键作用,尤其有益于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硒更是被称为 “抗癌之王”,它能够帮助去除体内的重金属沉积,增强生命活力,还具有抗氧化、保护心血管等多种功能。
与普通鸡相比,清远鸡的营养成分含量优势明显。其微量元素硒含量是普通肉鸡的 1.8 倍以上,OMEGA-3 不饱和脂肪酸和磷脂含量也更高,这些营养物质能有效促进胆固醇的代谢,对保护心脑血管健康大有裨益。500 天龄的老母鸡钙质多、蛋白质多、脂肪少,其中硒、维生素的含量均占比是普通清远鸡的 2 倍,用其炖汤,汤汁鲜美、营养丰富,且肉易吸收,是滋养大补的佳肴,特别适合妇女产后、病弱人群、老年人冬季保健进补等。
白切鸡,堪称粤菜里的招牌菜之一,在整个两广地区,以及海南岛,都备受青睐,是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地域性美食。无论是自家餐桌、大小饭店,还是重要节日、宴席之上,都少不了它的身影。在广东,说到 “无鸡不成宴”,这里的鸡,多半指的就是白切鸡。
做白切鸡,选材至关重要,清远鸡无疑是上佳之选。其做法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首先,将清远鸡处理干净,去除杂毛与内脏,放入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以泡出血水,去除腥味。接着,准备一锅足量的清水,放入葱段、姜片、黄栀子等调料,黄栀子能为鸡肉染上金黄诱人的色泽。水烧开后,拎着鸡脖子,将鸡放入沸水中快速烫煮片刻,随即捞出,迅速投入冰水中浸泡,此步骤需重复几次,目的是让鸡皮紧致爽滑,宛如凝脂。之后,再把鸡放回微沸的水中,盖上锅盖,小火慢浸至熟,煮至鸡肉全熟但骨头内部稍带红丝的状态为佳,如此一来,鸡肉既能保持鲜嫩的口感,又不会因过度烹饪而变得干柴。
煮好的白切鸡捞出,放入冰水中浸泡,使鸡皮更加紧致有弹性。待鸡肉完全冷却后,取出沥干水分,便可切块装盘。搭配的蘸料也颇有讲究,传统蘸料由姜茸、葱花、盐、糖、生抽、香醋等调料组成,将姜和葱剁碎,放入碗中,加入适量的盐、糖、生抽和香醋,搅拌均匀,最后用热油浇在调料上,激发出姜葱的香气,使蘸料与鸡肉相得益彰。夹一块白切鸡放入口中,首先感受到的是鸡皮的爽滑与鸡肉的鲜嫩,轻轻一咬,汁水四溢,满口生香,特制蘸料的咸香与姜葱的辛辣完美融合,既提升了鸡肉的鲜味,又中和了油腻感,让人欲罢不能。这道白切鸡,充分体现了广东人对食材本味的极致追求,每一口都是对大自然馈赠的感恩与享受。
豉油鸡,又称酱油鸡,是一道深受广东人喜爱的家常菜,它以用料简单、做法简便、味道鲜美而著称,在广东家庭的餐桌上频繁亮相。
制作豉油鸡,选用肉质鲜嫩的清远仔鸡为最佳。先将鸡表皮及内腔清洗干净,把姜切成丝、蒜切末备用。接着,在锅中倒入适量的花生油,再加入等量的酱油,放入少许香油以及盐,搅拌均匀,制成豉油汁。然后,把鸡肉放入锅中,让其均匀地沾上豉油汁,盖上锅盖,用中火煮至沸腾,之后转小火,每隔一分钟将鸡肉翻身,持续煮至鸡肉熟透。在鸡肉即将出锅前,放入蒜末和姜丝,焖煮两分钟,让蒜香与姜味充分融入鸡肉之中。出锅后,将鸡肉切块摆入盘中,把锅中剩余的汤汁浇在肉块上,一道色香味俱佳的豉油鸡便大功告成。
完美的豉油鸡,色泽鲜亮,鸡肉嫩滑,酱香味浓郁。鸡肉熟得恰到好处,不带血色,却又入味透骨,轻轻撕开,便能闻到那诱人的豉油香味,吃上一口,富有弹性,香气四溢,令人回味无穷。它既可以作为主菜,搭配米饭,让每一粒米饭都浸染上豉油的鲜香;也可以作为配菜,为餐桌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无论是家常便饭还是宴请宾客,豉油鸡都能轻松应对,尽显广东家常菜的魅力。
盐焗鸡是广东名菜,主要流行于广东惠州、梅州、河源等客家地区,其中,以东江流域为中心的惠州,堪称是东江盐焗鸡的发源地,这道菜具有浓郁的地方美食文化特色。
其历史可追溯到过去盐业发达的时期,那时有人尝试将鸡放在盐里腌制,经过不断改良,逐渐形成了如今的盐焗鸡。制作盐焗鸡,通常选用三黄鸡或清远鸡,将鸡宰杀洗净后,用厨房纸吸干表面水分,以防炸制时溅油。接着,在鸡身上涂抹适量的盐焗鸡粉,里里外外都要涂抹均匀,再用保鲜膜将鸡包裹起来,腌制数小时,让鸡肉充分吸收盐焗鸡粉的香味。腌制完成后,准备一口大锅,倒入足量的粗盐,将盐炒热,炒至盐粒滚烫、微微发黄。随后,把腌制好的鸡埋入热盐中,用盐将鸡完全覆盖,确保受热均匀。盖上锅盖,小火焗煮一段时间,具体时间根据鸡的大小而定,一般需要焗 40 分钟至 1 个小时左右,直至鸡肉熟透。
焗好的盐焗鸡,皮脆肉嫩,咸香四溢。轻轻一敲,盐壳簌簌落下,露出金黄诱人的鸡皮,仿佛包裹着一层薄脆的 “铠甲”。撕开鸡肉,鲜嫩多汁,鸡肉的咸香与盐焗后的独特风味相互交融,散发着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每一口都能感受到鸡肉的紧实与鲜嫩,以及那源自古法烹制的独特韵味,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品味到了历史的醇厚味道。无论是作为正餐的主菜,还是闲暇时光的美味零食,盐焗鸡都能带给人满满的幸福感,不愧是广东美食中的经典之作。
清远鸡的历史源远流长,其养殖史可追溯至千年以前。据编于宋朝 1922 年的《清远县志》第十四卷实业部分记载:“鸡,近来交通方便,计小贩收买各乡家禽之鸡远销省垣,每年售价数万元。省圳以清远鸡为美,价比别处约高一成。” 可见,早在宋代,清远鸡就已声名远扬,成为当地群众饲养的家禽,并以其独特的美味受到人们的青睐,开始走出清远,迈向更广阔的市场。
在随后的岁月里,清远鸡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20 世纪 90 年代,由于部分生产者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盲目引入外来血源,无序杂交与近亲交配,使得清远鸡的血源混杂,纯种资源遭受严重破坏,品种退化,肉质风味变差,产业发展陷入困境。
为了挽救这一珍贵的地方品种,国家农业部于 1998 年在清远成立了国家级清远鸡原种保种基地,对纯种资源进行保护。2005 年,广东天农食品有限公司接手清远鸡产业,承担起纯种清远鸡品种保种育种、提纯复状工作,建立了清远鸡保种育种及良种繁育体系,推动了清远鸡产业化发展。
2006 年,清远麻鸡被国家农业部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这无疑是对清远鸡品种价值的高度认可,为其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10 年 6 月,清远鸡更是迎来了高光时刻,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保护范围涵盖清城区、清新县、佛冈县、英德市,这一认定使得清远鸡的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成为清远市一张亮丽的名片。
此后,清远鸡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养殖规模持续扩大,产业链条日益完善。不仅在国内市场备受欢迎,还远销海外,成为国际友人品尝中国美食的一扇窗口。如今,清远鸡凭借其独特风味、丰富营养以及深厚历史底蕴,频繁亮相于各类美食节目、社交媒体,成功出圈,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和喜爱,让这道源自广东清远的美味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在市场上,清远鸡备受追捧,然而,随着其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假冒伪劣产品也层出不穷,让消费者在选购时常常感到困惑。别担心,下面就为您分享一些挑选正宗清远鸡的实用技巧,助您练就一双 “火眼金睛”,轻松辨别真假。
一看外观特征。正宗清远鸡具有鲜明的 “三黄二细一麻” 特征,脚黄、嘴黄、皮黄,色泽金黄亮丽;头细、骨细,造型精致;毛色麻黄,母鸡背羽面布满芝麻样斑点。鸡皮毛孔细小,质感细腻,整体卖相极佳。若鸡的外观与这些特征相差甚远,比如毛色杂乱、脚嘴颜色暗沉,或者体型过大、过于肥硕,那很可能就不是正宗的清远鸡。
二看鸡的活力。由于清远鸡采用散养模式,平日里运动量充足,因而其肌肉紧实,精神饱满。在挑选时,可观察鸡的行动是否灵活敏捷,鸡爪是否有力,眼睛是否明亮有神。如果鸡看起来萎靡不振,行动迟缓,那大概率不是在自然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清远鸡。
三选购买渠道。为了避免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建议优先选择正规的超市、农贸市场或有信誉的生鲜电商平台。这些地方通常有较为严格的供应商管理体系,产品质量更有保障。此外,一些知名的本地品牌,如广东天农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凤中皇清远鸡品牌,拥有完善的良种繁育体系,从鸡苗培育到养殖、加工,全程严格把控,每一只鸡都 “根正苗红”,还配有特质铝脚环和二维码防伪脚环,方便消费者追溯来源,购买这类品牌的清远鸡,品质更让人放心。
掌握了这些挑选技巧,相信您在购买清远鸡时就能胸有成竹,避免踩雷,将正宗美味的清远鸡带回家,尽情享受这道来自广东的珍馐佳肴。
清远鸡,这道承载着千年历史与地域风情的广东名菜,以其独特的风味、丰富的营养和多样的烹饪方式,成为了中华美食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无论是家庭聚会中的温馨一餐,还是高档酒楼里的盛宴佳肴,清远鸡都能以它独有的魅力,征服每一位食客的味蕾。
如今,清远鸡已不再是广东人的 “专属美味”,它凭借自身的优势,逐渐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我们一起追寻这道美味,品尝一口来自清远的鲜香,感受大自然与传统美食文化的完美融合,开启一场舌尖上的奇妙之旅,相信清远鸡定会给您留下难以忘怀的味觉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