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特色美食之乌鬃鹅

2024-12-27

一、开篇:清远地标乌鬃鹅

在广东,素有 “无鹅不成宴” 的说法,鹅肉在粤菜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提到鹅,就不得不说清远乌鬃鹅,这颗粤菜食材中的璀璨明珠,承载着千年的饮食文化底蕴,以其独特魅力征服无数食客味蕾,成为清远响当当的美食名片。它是大自然与清远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山水田园间孕育出令人称绝的美味。

二、乌鬃鹅的外在风采

(一)独特外观

清远乌鬃鹅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它那极具辨识度的外貌。当地流传着 “三黑、三细、一矮” 的说法,将其特征精准概括。“三黑”,即嘴黑、毛黑、脚黑,仿佛被大自然用浓墨勾勒,周身散发着神秘深邃之感;“三细” 指头细、颈细、骨细,使得它身形矫健、灵动轻盈,与其他鹅种的笨重形成鲜明对比;“一矮” 指脚矮,让它行走时步伐稳健又憨态可掬。这种独特外貌,在鹅群中一眼便能认出,宛如禽类中的 “时尚宠儿”,独树一帜。

(二)成长轨迹

乌鬃鹅生长周期相对较短,一般 90 - 100 天即可上市。雏鹅出壳时,绒毛柔软细密,多为黄色,如同一个个毛茸茸的团子,随着成长,毛色逐渐变深,到青年鹅阶段,羽毛已基本呈现乌棕色,背部黑色鬃状羽毛带愈发明显,那是它们成长的独特印记。体型也从最初的小巧玲珑,变得日渐结实紧凑,体躯宽短、背平,公鹅的榄核型、母鹅的楔形身材逐渐成型,羽翼渐丰,时刻准备着用美味征服食客的餐桌。

三、乌鬃鹅的内在品质

(一)营养宝藏

乌鬃鹅堪称营养宝库,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成分。其蛋白质含量高于 20%,每 100 克鹅肉热能达到 0.71 兆焦 - 0.84 兆焦,为人体补充能量、助力新陈代谢。脂肪含量低,不到 5%,且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量 70% 以上,溶点低、质量佳,有助于降低胆固醇,保护心血管健康,在享受美味同时,为身体 “减负”,让食客毫无健康顾虑地大快朵颐。

(二)美味之源

乌鬃鹅肉质鲜嫩多汁、味道鲜美,秘诀在于其食草习性与特殊生理构造。长期食用北江河畔鲜嫩水草,赋予鹅肉清新自然风味;发达肌胃如同高效 “研磨机”,充分分解食物,让营养吸收更彻底,肉质也更紧实细腻,造就入口即化、齿颊留香口感,每一口都是自然与匠心完美融合的结晶。

四、乌鬃鹅的历史底蕴

清远乌鬃鹅饲养历史源远流长,据《清远县志》记载,自宋朝起,当地民众便开始饲养乌鬃鹅,距今已有近千年。在漫长岁月里,它扎根清远山水,成为地域饮食文化典型代表。解放前,凭借肉质鲜嫩、风味独特,清远乌鬃鹅已名扬港澳,是当地高档酒楼餐厅抢手食材,港澳食客品尝后赞不绝口,其美名逐渐传至东南亚,为清远美食赢得国际声誉,成为海外华人思乡时心心念念的家乡味,也让世界透过美食窗口认识清远。千年来,乌鬃鹅见证清远兴衰变迁,承载数代人美食记忆,如今更是清远递给世界的闪亮名片,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探寻美味背后的历史底蕴。

五、多样吃法,各有千秋

(一)经典烧鹅

烧鹅堪称乌鬃鹅最经典吃法,也是粤菜招牌之一。选用生长周期恰当、皮下脂肪恰到好处的乌鬃鹅,经吹气、涂料、缝肚、烫皮、过冷、抹皮、挂晾、腌制等多道精细工序,放入烤炉,以荔枝木、龙眼木等果木烤制。高温下,鹅皮逐渐金黄酥脆,皮下脂肪融化,滋滋作响;鹅肉吸收果木香气,鲜嫩多汁。出炉后,皮脆肉嫩、脂香四溢,趁热斩件,搭配酸甜可口酸梅酱,一口下去,皮的酥脆、肉的鲜嫩、酱的酸甜完美交织,层次丰富,那滋味,足以让味蕾欢呼雀跃,是无数老广心中 “白月光”,也是外地游客必尝粤菜经典。

(二)家常焖鹅

家常焖鹅尽显乌鬃鹅醇厚本味。将鹅肉切块,用姜、蒜、生抽、老抽、料酒等调料腌制入味,热锅冷油,放入鹅肉大火爆炒至表面微黄,逼出多余油脂,此时鹅肉香气四溢。加入适量清水,放入桂皮、八角、香叶等香料,转小火慢焖,让香料味道充分渗透鹅肉。焖制过程中,汤汁咕噜咕噜翻滚,屋内香气弥漫,鹅肉逐渐变得软烂入味,入口酱香浓郁,肉质紧实有嚼劲,每一口都饱含家的味道,是冬日餐桌上暖身又暖心佳肴,搭配米饭,能让人连吃三大碗。

(三)特色碌鹅

“碌” 鹅是清远独特做法,极具地域风情。“碌” 在粤语中有转动、翻滚之意,制作时,先将处理干净的乌鬃鹅放入热油锅中,小火慢煎,并不停转动鹅身,使其受热均匀,直至表皮金黄。接着另起锅,爆香姜蒜,加入南乳、生抽、老抽、白糖、白酒等调料制成酱汁,放入煎好鹅,加适量水,盖上锅盖,小火焖煮,期间反复将酱汁浇淋鹅身,确保入味。出锅后的碌鹅,表皮油亮红棕,咸鲜微甜,鹅肉鲜嫩多汁,既有烧鹅的香脆,又有焖鹅的醇厚,是下酒下饭 “神器”,一口鹅肉,一口米饭,再抿上一口小酒,惬意无比,为平凡日子添一抹亮色。

六、养殖现状与保护传承

近年来,清远乌鬃鹅面临着养殖数量减少困境。一方面,其体型相对较小,生长速度较一些杂交鹅种慢,在追求快速出栏、高产的养殖大环境下,经济效益不凸显,致使不少养殖户改养其他品种;另一方面,传统散养模式受场地、人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制约,规模化难度增加。但清远各界为保护这一瑰宝不懈努力,市农推中心 2021 年开启品种资源搜集与保护,委托企业保种养殖;2023 年 8 月在清新区三坑镇建 500 羽保种基地,现存栏 10 个家系 450 羽;清远市金羽丰鹅业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级保种场,存栏 40 个家系 280 羽,凭专业团队筑牢种源根基。同时,科研助力产业升级,省农科院清远分院参与保种,钻研杂交育种、优化养殖技术,提高抗病力、饲料转化率,让乌鬃鹅养殖更高效、优质。展望未来,随着消费者对品质食材追求升温,依托清远生态旅游资源,乌鬃鹅 “养殖 + 美食 + 文旅” 多元产业模式潜力无限,有望重振辉煌,让千年鹅香飘更远。

七、结尾:舌尖上的清远记忆

清远乌鬃鹅,这道承载着千年历史与文化底蕴的美食,用它独特的外在、丰富的营养、多样的吃法,征服了无数食客的心与胃。从宋朝的县志记载,到如今成为清远美食招牌走向世界,它见证了岁月变迁,是清远地域文化鲜活的代表。尽管面临养殖困境,但在各方守护下,它正焕新前行。下次踏上清远土地,或是走进粤菜餐厅,别忘了点上一道乌鬃鹅佳肴,让那醇厚滋味在舌尖绽放,品味清远山水风情与人文魅力,相信它会成为您美食记忆中一抹难忘亮色,吸引您一次次探寻清远美食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