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清远市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6799号
2025-01-02
在广东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上,有一处宛如世外桃源般的存在 —— 清远阳山县。它宛如一颗遗落人间的璀璨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静静等待着人们去探寻、去品味。
阳山县,地处广东省西北部、清远市中部,面积达 3330 平方千米,2022 年末常住人口有 36.8 万人。这里历史底蕴深厚,自新石器时代起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历经岁月的洗礼,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传奇。古为南交地,周时属楚,战国时境内设有阳禺国,汉高祖刘邦在此置阳山县,属桂阳郡,此后,阳山县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变迁,隋开皇十年(590 年),阳山、梁乐两县同属连州,直至 1988 年 2 月,划归广东省清远市管辖。
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阳山无与伦比的自然风光。南岭山脉南麓的它,山峦起伏,地势呈现南北高、中间低之势,东南部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奇峰罗列,怪石嶙峋,仿佛大自然用鬼斧神工雕琢出的艺术品。同时,阳山县处于连江中游,境内河网纵横,属珠江流域、北江水系,集雨面积在 100 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就有 13 条之多,潺潺流水穿梭于群山之间,为这片土地注入了灵动的气息。加之其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而海拔 400 米以上的山区 “盛夏无酷暑,十里不同天”,独特的气候条件让阳山四季皆景,各有韵味。
广东第一峰,宛如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傲立在阳山县南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它海拔高达 1902 米,是当之无愧的广东最高峰,古称 “天南第一峰”。当你踏入这片圣地,仿佛步入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山脉连绵起伏,如巨龙蜿蜒盘旋,气势磅礴。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四季景色如诗如画,轮番上演。春天,万物复苏,山花烂漫,漫山遍野的花朵争奇斗艳,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将山峦装点得如童话世界一般;夏天,山间绿树成荫,清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是避暑的绝佳胜地,每一口呼吸都充满了负氧离子,让人心旷神怡;秋天,山林被大自然这位画师染上了斑斓的色彩,金黄、橙红、深绿交织在一起,宛如一幅绚丽的油画;冬天,若是幸运,还能邂逅银装素裹的美景,山峰在白雪的覆盖下,宛如仙境,如梦如幻。这里不仅是自然美景的汇聚地,更是生态的瑰宝,作为北回归线上最大的一片绿洲,拥有广东最大的原始森林,两千多种植物在此繁衍生息,是名副其实的亚热带生物基因库,为众多珍稀动植物提供了栖息的家园。
神峰关,阳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犹如一座天然的地质博物馆,静静诉说着亿万年的沧桑变迁。这里的地质地貌主要是经过漫长岁月形成的景岩层,景观类型丰富多样,溶洞、峡谷、峰丛、峰林错落有致,涧、泉、湖、瀑等水景交相辉映。蜂蛹石林,无疑是大自然的惊世杰作,由四大园林石之一的英石组成,成片蛹巢状的英石,构成了一幅百蛹成蜂、展翅离巢的奇特景观。步入其中,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远古时代,与三亿年前的海底石亲密接触,感受着岁月的沉淀。石林内,还有着近百米的飞天大瀑布、200 多米长的 91 度绝壁空中栈道,让人在惊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也体验到了惊险与刺激。而神笔仙洞,则宛如一个梦幻仙境,它是由罕见的黄腊钟乳石构造而成的地下溶洞,洞内石笋特别多、特别大、特别密,在高科技灯光技术的加持下,如梦如幻的场景让人目不暇接,仿佛走进了神笔马良的故事中,每一处角落都散发着神秘的气息,引人入胜。
鱼水旅游风景区,恰似一颗隐匿在阳山的璀璨明珠,素有 “广东小桂林” 的美誉。它位于阳山县城南约 10 公里处,清连高速旁,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这里的山水,与漓江山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却又独具岭南风情。沿河两岸,奇峰罗列,绿树成荫,翠竹摇曳生姿,仿佛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卷。乘竹排漂游于江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碧水蓝天相映成趣,仿佛人在画中游,惬意无比。每年春秋两季,成群结队的白鹭在江面翩翩起舞,为这宁静的画面增添了一抹灵动的色彩,宛如人间仙境。景区周边配套设施也日益完善,农家特色餐厅林立,为游客提供了品尝阳山当地美食的绝佳机会,阳山鸡、河鲜、阳山板栗、阳山豆腐、阳山牛杂等特色佳肴,让味蕾沉浸在一场美食盛宴之中,每一口都饱含着浓浓的乡土气息,令人回味无穷。
贤令山,这座阳山的人文瑰宝,承载着韩愈的光辉足迹。韩愈,这位唐宋八大家之首,唐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政治家,一生四次被贬,三次入粤,而阳山则是他首次被贬之地。贞元十九年(803 年),韩愈因上书《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为民请命,激怒唐德宗,由监察御史贬为阳山县令。他虽在阳山任职仅一年零两个月,却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阳山的历史天空。在任期间,他勤政为民,教民以诗书礼仪,将中原文化的火种播撒在这片土地上,使阳山风化渐开,人文蔚起。
贤令山摩崖石刻,作为广东四大摩崖石刻之一,宛如一部无言的史书,静静矗立在时光之中。它位于贤令山半山大石壁上,现存唐至清代石刻 36 题,每一题刻都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其中,打字岩上韩愈的 “鸢飞鱼跃” 草书题刻最为醒目,笔力遒劲,气势磅礴,那灵动的字迹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生命力,让人不禁感叹韩愈的书法造诣与豪迈心境。北宋阳山令张本中的楷书《皇宋圣传颂诗并序》,刻面宽大,书法遒劲,洋洋洒洒 396 字,尽显古韵古风。还有韩愈手书的 “千岩表”、《远览诗》,宋米芾的 “且看山斋” 题刻,以及清代书法家符翕的手迹等,诸多名家墨宝汇聚于此,集历史、文化、艺术价值于一身,令人叹为观止。
为了让后人更好地缅怀韩愈的功绩,阳山精心打造了韩愈文化公园。这座公园以景观式纪念园的模式,全方位展示了韩愈的生平事迹、诗文著作,着重体现他在阳山的故事与政绩。漫步其中,仿佛能穿越时空,与韩愈一同感受阳山的风土人情。园内的韩愈纪念馆,更是一座知识的宝库,展厅内陈列着韩愈在阳山留下的手迹石刻及历代文人景韩诗文的拓片,让人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韩愈的思想与精神内涵。此外,阳山还修建了韩愈大桥以及文昌路、思贤路、韩愈大道、贤令大道等景韩仰韩文化景观,让韩愈文化融入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时刻滋养着人们的心灵。
凤舞,又名双凤舞,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犹如一颗璀璨的民俗明珠,在阳山熠熠生辉。其起源可追溯至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后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 年),由邓介的祖父传入广东清远阳山县杜步旱坑,自此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繁衍,传承至今已有一百多年。
相传,凤舞起源于古时邓家寨栖息在梧桐树上的一对凤凰,被牧童的笛声吸引而翩翩起舞,当年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此后,人们将凤凰视为吉祥的神鸟,用竹篾青精心编织成凤凰道具,配以笛子、锣鼓、唢呐等乐器助兴,手持拜匣,穿山过寨,登门到户,以驱邪消灾,迎祥纳福。
旱坑凤舞以其独特的道具制作和精湛的表演技艺而闻名遐迩。凤颈、凤身、凤翅用竹篾青编扎,再以色纸裱糊,凤头由木雕而成,顶戴火红凤冠,凤尾则用细篾片弯成,羽毛用红黄两色布片粘贴,全长 400 厘米,翅展宽 180 厘米,腹部开口,体内装有可活动的绳子、竹竿和拉架,舞者钻进凤身,右手握操纵凤头和凤嘴的竹竿与拉绳,左手操纵双翅的拉架起舞。舞蹈动作重点在脚上,上步落脚扎实,以脚带动腿的屈膝动作,同时身活、腰活、手掌操作活,配合协调流畅,将凤的典雅舞姿和优美动作展现得淋漓尽致。
凤舞的角色丰富多样,有引凤人、舞凤人、扛旗人及乐师等。表演时,一领凤人手持羽匣,引领色彩斑斓的双凤闪亮登场,随着乐师的锣鼓点,双凤时而引颈长鸣、飞扑跳跃,时而交颈扫羽、妙舞相嬉,形象栩栩如生。凤舞用打击乐伴奏,加唢呐吹奏引子及过门,欢快热烈的场面,浓郁的乡土风情,让每一位观者都沉浸其中,感受着这份来自民间的艺术魅力。每逢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节日,杜步旱坑村便锣鼓喧天,乐曲悠扬,村民和附近群众纷纷聚拢围观,欣赏这精彩绝伦的 “双凤舞”,共同祈愿生活的美好与幸福。
秤架瑶绣,作为阳山秤架瑶族乡的传统技艺,犹如一朵绚丽多彩的民族艺术之花,绽放着独特的魅力。瑶绣是瑶族古老的民间手工艺术,拥有上千年的历史,是瑶族妇女艺术智慧的结晶,也是瑶族标志性的民族文化品牌,在瑶族人的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秤架瑶族乡作为阳山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镇,瑶绣在这里流传已久。其传统瑶绣技艺以过山瑶传统瑶绣纹饰为基础,巧妙地融合了客家文化、广府文化的图案和设计,博采众长,独具匠心。绣娘们用手中的针线,制作出瑶绣桌旗、瑶绣礼品、瑶绣抱枕、瑶绣挎包、瑶绣服装等精美作品,每一件都工艺精湛、极具立体感,散发着浓郁的传统少数民族风格。
瑶绣的针法丰富多样,有平绣、十字绣等多种绣法,绣娘们飞针走线,将心中的美好愿景融入每一针每一线。图案多以自然界的花鸟鱼虫、山川河流为灵感,经过抽象与变形,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韵味。色彩鲜艳而和谐,红、黄、绿、蓝等明亮的色彩相互交织,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这些绣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更是瑶族人民生活的生动写照,承载着他们的历史、信仰与情感。近年来,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民族工艺,阳山县积极行动,以秤架瑶族乡民族学校为传承基地,成立 “瑶族文化传习中心”,大力鼓励和资助传承人传授瑶绣技艺,组织帮扶广大妇女参加瑶族刺绣培训活动,让瑶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代代相传,永放光彩。
阳山,这片肥沃的土地,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出了众多特色农业产业,被誉为 “中国淮山之乡”“中国阳山鸡之乡”“中国反季节蔬菜之乡”“中国板栗之乡”,实至名归。
阳山淮山,作为阳山的一张亮丽名片,承载着悠久的种植历史与独特的地域风味。早在隋唐年间,阳山县村民就开始利用河边沙质地种植食用淮山,代代相传,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这里的淮山表皮分红色淮山和褐色淮山,茎通常带紫红色,肉质雪白久不变色,外形呈棍棒形,比其他地方的淮山更饱满、更粗大。切开后,肉白、细腻、胶质多,放久肉质依然白而不变色。煮熟时,那自然清淡的香味弥漫开来,质地适中,口感爽脆,无论是蒸煮炖汤,还是清炒凉拌,都让人回味无穷。2014 年 10 月 11 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 “阳山淮山” 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进一步彰显了其独特品质与价值。
阳山西洋菜,同样声名远扬。阳山是全省最大的越夏蔬菜出口备案基地,全省首个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而西洋菜产业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阳山全县西洋菜种植面积约 1.8 万亩,年产量约 22.5 万吨、年产值约 13.5 亿元,主要分布在江英、阳城、青莲、小江、大崀、七拱等乡镇。各乡镇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特色示范基地,如阳城镇的旱水结合连片西洋菜种植基地、江英镇的高山连片种植示范基地等。这里的西洋菜色泽青绿色,质地脆嫩、多汁,清香爽口,喝着山泉水长大,品质上乘。2018 年,阳山县西洋菜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并在 2019 年被评为 “粤字号” 县域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2023 年入选全国 “土特产” 名录,畅销粤港澳大湾区。
阳山鸡,这一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属肉用型鸡种,体型呈长方形,头稍大、脚高,四趾、皮肤黄,脚黄。公鸡单冠直立,冠肉垂,耳略大,色深红,虹彩金黄色。按体型、羽毛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小型现为矮脚状。阳山鸡产区阳山县农业资源丰富,地域辽阔,气候平和,利用山区良好的自然环境发展山地养殖,因主产于广东省阳山县的江英、小江、青莲等地而得名,分布于全县境内以及英德、连县、连南和清远等地。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无论是白切、煲汤还是红烧,都能将美味发挥到极致,深受食客喜爱。
近年来,阳山县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清远丝苗米、清远鸡(阳山鸡)、阳山西洋菜、阳山淮山和阳山玉米五大农业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通过实施 “百千万工程”,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各乡镇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径,让产业兴旺领航乡村振兴,全力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阳山的旅游资源如繁星般璀璨,凭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秀美的自然风光以及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吸引着八方来客,旅游业蓬勃发展,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目前,阳山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生态、民族、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拥有 AAAA 级旅游景区 1 个 —— 广东第一峰旅游风景区,这里是广东的屋脊,有着壮美秀丽的自然风光,是众多登山爱好者和户外探险者的心仪之地;AAA 级旅游景区 2 个 —— 神峰关景区、广东峡天下景区,神峰关宛如一座天然的地质博物馆,峰林、溶洞等地质奇观令人称奇,广东峡天下则以其幽深的峡谷、奇特的山峰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
乡村旅游亦是阳山的一大亮点。岭背镇的蒲芦洲村,作为远近闻名的 “沙田柚之乡”,近年来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推动产区变景区、果园变公园,与广东峡天下景区合作,打造以柚果为主题的特色旅游观光景点和旅游线路,规划建设集旅游观景和农事体验为一体的蒲芦洲柚主题公园,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还能亲身体验采摘的乐趣,感受丰收的喜悦。
阳山还积极推动 “文旅 +” 战略,深入挖掘韩愈文化、古邑文化、古道文化、古村文化等文化资源,打造特色的文化之旅。以韩愈文化为依托,精心打造韩愈文化独特游览线路,从贤令山的摩崖石刻,到韩愈纪念馆,再到韩愈文化公园,让游客全方位领略韩愈在阳山留下的足迹与精神传承。同时,依托乡村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打造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点),实现旅游与农业的完美融合,为游客提供远离城市喧嚣、回归自然本真的旅游体验。
通过深化全域旅游,阳山持续巩固提升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成效,景区、乡村休闲度假之旅 “齐头并进”,全域旅游 “多点开花”。2023 年,阳山累计接待游客 102.82 万人,实现旅游收入 9.33 亿元,旅游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在刚刚过去的国庆节期间,阳山累计接待外地游客 19.59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2.3 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 21.3%,成绩斐然。未来,阳山将继续在旅游产业上深耕细作,不断提升旅游品质,让更多的人领略到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
阳山的美食,恰似一首动人的味觉交响曲,每一道佳肴都承载着这片土地的独特风情,令人唇齿留香,回味悠长。
阳山鸡,作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无疑是阳山美食的璀璨明星。它生长在阳山广袤的山林之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啄食着山间的虫草,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正因如此,阳山鸡肉质细嫩、皮薄骨细、肉味鲜美。无论是以白切的方式,保留鸡肉的原汁原味,让鲜嫩的口感在舌尖绽放;还是清蒸,最大程度地激发鸡肉的鲜香,入口即化;亦或是煲汤,将鸡肉的营养与美味融入汤中,每一口汤都浓郁醇厚,都能让人回味无穷,赞不绝口。
阳山豆腐,也是一绝。阳山盛产大豆,当地农民历来善于制作豆腐,加之阳山县山泉洁净,为豆腐的制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这里的豆腐特别嫩滑、鲜美。阳山豆腐主要有 “酸水豆腐” 和 “石膏豆腐” 两种,又鲜又白。若将其油炸成油炸豆腐,无论是焖、煮还是烩,都美味可口,成为了阳山各宾馆酒楼的招牌菜。其制作工艺更是讲究,大多保留石磨的制作工艺,选用阳山青豆,经石磨磨碎、山泉水浸泡、磨浆、榨浆、煮浆、加石膏粉凝结、榨水等多道工序,方能成就这一方美味。
阳山麦羹,又叫玉米羹,是 “福地清远” 的黄金美食,其制作工艺已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阳山是广东省内玉米种植的重要基地,玉米种植历史可追溯至 260 多年前。麦羹以玉米为主要原料,用玉米磨成粉粒后再用水煮成介于糊与水之间的状态。其入口细腻润滑,鲜美香甜,滋味浓香,口感清纯。在阳山,无论是老人还是年轻一代,都对麦羹有着特殊的感情,从农村到县城,从普通家庭到酒楼食肆,处处都有麦羹的身影,它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绵延了 200 多年的文化。传统的制作方法颇为讲究,需先用石舂将玉米粒的表皮舂掉,将玉米粒舂成既有粉、又有小粒的混合粉,然后用冷开水调和玉米粉,倒进沸腾的水中,加入阳山人称为 “灰水” 的液体(一种植物碱),用文火熬两个小时左右。如今,虽然制作方法有所改良,但那份传统的美味依旧不变。
此外,还有新圩豆腐润,外皮焦黄、内里嫩滑,是众多食客的心头好。每块豆腐润方形,边长约七八公分,在街边以文火煎之,边煎边卖,沾上油盐,食之味道可口,颇具地方特色。小北江河鲜也不容小觑,连江水质清冽,盛产的鱼鲜甜美味,极具特色,有钳鱼、边鱼、鲤鱼、鲢鱼、白鳝、河虾等,清蒸便能将其鲜美展现得淋漓尽致。红曲猪肉是客家人的传统美食,选用优质红曲米与上等五花肉焖制而成,工序严谨,口感香而不腻有嚼劲。阳山牛杂,杂品种多样,有牛肚、牛肠、牛腩、牛肺、牛筋等,配上萝卜、海带、豆腐、竹笋、香芋等蔬菜,再来个面条、切粉,让人一次可以吃好几碗,欲罢不能。
这些美食,仅是阳山饮食文化的冰山一角,每一道背后都蕴含着阳山人的智慧与对生活的热爱,等待着四方食客前来探寻、品味。
若你已被阳山的魅力所吸引,迫不及待想要踏上这片土地,以下出行指南或许能助你一臂之力。
交通方面,阳山县交通便利,处于珠三角 “两个小时生活圈” 内。公路网络纵横交错,广连高速、清连高速、汕昆高速公路贯穿县境,国道、省道四通八达,无论你是自驾还是乘坐长途客车,都能轻松抵达。如果你选择乘坐高铁,可以先到达清远站,再转乘汽车前往阳山,沿途还能欣赏到美丽的田园风光。
住宿选择丰富多样,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在县城,阳宾酒店作为四星级大型商务旅游饭店,配套设施完善,地理位置优越,是商务出行与休闲旅游的佳选;阳山碧桂园凤凰酒店,集会议、餐饮、商务休闲于一体,环境优雅,服务周到,能为你提供舒适的入住体验。若你向往亲近自然,广东第一峰天泉度假村是不二之选,它隐匿于半山之中,四周青山环抱、溪流环绕,宛如世外桃源,让你在享受舒适住宿的同时,全身心沉浸于大自然的怀抱;秤架乡龙泉度假山庄、杜步镇枫华民宿等特色民宿,则充满了乡村风情,让你近距离感受阳山的民俗文化,品尝地道的农家美食,体验别样的乡村生活。
至于游玩季节,阳山四季皆有美景,各有千秋。春季,万物复苏,百花争艳,鱼水旅游风景区等地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是踏青赏景的好时节;夏季,广东第一峰、神峰关等山区凉爽宜人,是避暑的理想之地,你可以登山揽胜,探秘溶洞,感受大自然的清凉馈赠;秋季,贤令山等山林层林尽染,五彩斑斓,宛如一幅绚丽的油画,此时漫步山间,领略秋韵之美,别有一番滋味;冬季,部分山区偶有雪景,银装素裹,宛如童话世界,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了绝佳的创作素材。
阳山,这座集自然美景、历史文化、特色美食于一身的宝藏之地,正张开热情的怀抱,等待着你前来开启一场难忘的旅行。无论你是追求刺激的探险家、钟情山水的文人墨客,还是热爱美食的饕餮食客,阳山都能满足你的期待,让你流连忘返,沉醉在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上。快来阳山吧,与它来一场美丽的邂逅,书写属于你的精彩篇章!
阳山,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既有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又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既有蓬勃发展的特色产业,又有令人垂涎的美食佳肴。它宛如一位风姿绰约的佳人,散发着独特的韵味,吸引着无数人前来探寻她的美丽。
无论你是渴望逃离城市喧嚣,寻找心灵慰藉的都市白领;还是热衷于探索未知,追求新奇体验的旅行达人;亦或是钟情于传统文化,想要感受历史厚重的文人墨客,阳山都能满足你的期待,给你一场刻骨铭心的旅行体验。
来吧,朋友!背上行囊,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去攀登广东第一峰,领略 “一览众山小” 的豪迈;去贤令山摩崖石刻前,感受韩愈文化的博大精深;去鱼水旅游风景区,沉醉于 “广东小桂林” 的山水画卷;去品尝阳山鸡、阳山豆腐等特色美食,让味蕾尽情绽放。阳山的每一寸土地都在等待着你的足迹,每一个角落都隐藏着惊喜。相信你一旦踏上这片土地,便会沉醉其中,不舍离去。期待与你在阳山相逢,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美好篇章!